75条评论
1. 路人甲 | 2006-10-09 22:08
偶也来冒充下路人甲~
因为偶也4文科生
SO
么明白它的趣味
=3=
2. 阿七 | 2006-10-10 00:15
我想,如果不介绍原理,着重讲金鱼游得比水池还高多么有意思...
也许,文科生就满意了@@
3. deirex | 2006-10-10 01:25
really cool
4. 鱼无言 | 2006-10-11 18:39
文科生的两个困惑:
1.鱼真得能从池中游到阁楼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甚至是困惑?
2.如果否,这样做只是让理科生自己满意。文科生的困惑在于,理科生干嘛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直接在池中口朝上放个柱瓶对人不是一样的视觉效果吗——既然鱼不在意?
5. 路人轩 | 2006-10-11 21:17
问题在于阁楼处的氧气量是比较少的
鱼游到阁楼处时会不会有到高原的感觉?
6. 极品蜗牛 | 2006-10-12 03:58
to 鱼无言:会的,如果我是鱼的话。
to 路人轩:氧气溶于水中,阁楼处水中的氧气量和池中应该是一样的吧。
7. 路人轩 | 2006-10-13 00:58
to蜗牛:经过讨论,我们认为阁楼处的氧气在不断有鱼儿光顾的情况下,氧气量会不断减少,同时由于阁楼处无法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水中溶氧传递到阁楼处的速度如果比较慢的话,鱼儿游到阁楼处会有高原缺氧反应~
这款东东是否为鱼儿体验高原反应设计的呢?
8. 路人轩 | 2006-10-13 00:59
嗯上面那个是路人轩的回答...
另一个讨论结果是大气压力可将水最高压到8米(有没有记错?)
如果有兴趣在3楼阳台上欣赏鱼儿也不是没有可能di~
9. 极品蜗牛 | 2006-10-13 01:59
to 路人轩:你真是治学严谨,经过讨论,我们认为你的观点完全正确;如果鱼儿拉帮结伙上8米高的阁楼欣赏人类的话,很可能会因为高原反应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挂掉。
10. 怡人 | 2006-10-14 23:45
鱼能飞喽~~~~~飞鸟和鱼终成眷属了!
这个大试管是正放还是倒放,对视觉效果好象没区别,那对水中的氧气量有没有影响呢?
11. totowo | 2006-10-18 15:36
这个这个,我有不同意见。。。
这个8米高的地方跟8米深的地方实际上是可以看作类似的地位,它的O2主要来源不是顶端的空气,还是外面的空气溶于水,然后由于分子运动加上帕斯卡定律说的密闭液体各向等量传递压强。。。如果能到达水面下方8米,当然也能到达顶端8米呢。。。。。
当然对于金鱼来说,8米是不是算深水区有待考证...但是通常说的深水鱼类好像不止几米这个范围哦
ps:大气压强压水的高度应该是10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又ps:文科生跟理科生大概真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有个著名的老笑话,我认为是可以完全区别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屡试不爽。。。。就是一堆科学家捉迷藏,牛顿站在原地在脚下画了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负责抓人的爱因斯坦一睁开眼就看见了他,说牛顿我抓住你了。牛顿摇头说,不不不,我现在其实是帕斯卡。。。。听这个笑话如果笑不出来或者甚至不知道笑点在哪儿的,9成9都是文科生。
12. 路人轩 | 2006-10-18 17:53
to totowo:关于你的笑话:我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不过每次看到还是觉得很好玩。因为我是纯粹的理工科~
至于8米高和8米深的区别,其实重点在于水的流动。
如果氧气要顺利到达8米的楼阁处,需要有到达8米处的水的流动,如下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2 │
│ │
│↑ │
┘│ └
╯
但是事实上如果没有在阁楼处安装泵之类的东西,水的流动是不足以让足够的氧气到达阁楼处的。特别重要的是阁楼处无法与大气进行空气交换。
8米深的池子也是一样:如果是静水,8米深处也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这种池子会长水草以提供氧气~普通的鱼缸需要经常换水也是一样的道理嘛~
嗯好像说的太专业了。
另Ps:大气压强水高好像的确是10米~我记错了~~
13. 路人轩 | 2006-10-18 17:54
好像网站对空格不支持,俺的图白画了~
14. 最近比较咸 | 2006-10-18 18:19
我4queen。加我,queenpeng@hotmail.com。
15. 极品蜗牛 | 2006-10-19 04:04
to totowo & 路人轩:我也是理工科啊,为什么问了糖和尚才明白好笑在哪里...看来我不但在蜗牛界是极品,在理工科生里也属罕见啊。
另外,请二位继续讨论下去 ^o^
16. totowo | 2006-10-19 14:23
to 蜗牛:之所以对这个笑话慢了半拍,我想是因为你是蜗牛的缘故
to 陆人轩:受教受教。我还以为氧气只是纯靠溶解而来的呢,土了一把:p。ps:我是故意写错阁下的id,因为这个名字看起来比较金庸。
17. 路人轩 | 2006-10-23 18:38
to totowo:我非常同意你的意见~另外我认为蜗牛没有看懂笑话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它在中学的物理课上打瞌睡来着!
ps:俺的名字来源是陆承轩~玩游戏的可能会知道~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18. 怡人 | 2006-10-23 22:51
to 各位高人:若闻岸石水,岸石答春绿~~俺是一介文科生,至今尚未能笑出来,(比蜗牛还蜗牛).小心翼翼地...低声下气地....哪个好心人偷偷地告诉我,好不好?
19. 怡人 | 2006-10-23 22:59
不怕各位高人见笑了,我再问一些很低级很白痴的问题哦.
水H2O里有氧,那是不是说,一定体积的水,就有相对应的氧气?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鱼缸里的水(水体积不变)如果长时间不换的话就会缺氧?
还好多问题呢呀!要掉线了!!
20. 极品蜗牛 | 2006-10-24 02:33
to 怡人:帕斯卡=牛顿/平方米;水中的氧气会被金鱼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又来不及补充进来。鱼缸里鱼多的话,一般是靠氧气泵来供氧,停电半天差不多鱼就会挂掉。
21. 十月的路人甲 | 2006-10-27 17:32
to 蜗牛:大型鱼缸一般还会有水草吧,那么容易挂么?
没养过鱼~
22. 怡人 | 2006-10-27 20:46
to 蜗牛:之上的问题果真很白呢,汗~~问完我就意识到了最近连续熬夜的严重后果了。。
我的大鱼缸里有好多水草,只养了一条野鱼,难怪懒人如斯般竟能养这么久。。。不过,养过鱼的人能问出我这样的问题来,也的确需要本事哦嘿呵呵~~
23. 怡人 | 2006-10-27 20:49
老师说有不懂的就要举手提问。
put up the hands....
请问:要进行气体交换必须要有水的流动吗?为什么呀?
24. 怡人 | 2006-10-27 20:54
再钻下牛角尖,我说的试管正放和倒放的区别,本想说的是试管里的水是否与底部池子里的水相连通的区别,想问连通与否对试管内氧气量的影响。是否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还是就我一个文科生的思维有点怪怪?
25. 极品蜗牛 | 2006-10-28 03:50
to 21楼:水草似乎观赏性多于实用性。
to 怡人:你的问题大概得等路人轩和totowo来回答了...
26. XXX | 2006-10-29 10:39
不知道 怡人 考虑过当鱼游上来时会流动从而带来氧气么?
27. 怡人 | 2006-10-29 23:55
to XXX:应该不会这样的吧,要不,鱼在水里自己游游就有氧了,这样就养不死鱼了呵呵,有关这氧气的问题我太想知道准确答案了呜呼~~
28. 路人轩 | 2006-11-01 22:30
to 怡人:氧气的传递在水中有对流和扩散二种形式,其中对流是指依靠水的流动到达其他地方;后者是指依靠氧气的分子运动到达其他地方;
氧气的提供主要还是依靠第一种,所以需要有水的流动;
第二种量比较少~
29. 怡人 | 2006-11-02 14:32
那这样的话,还是试管倒放比较好?这样的话就能和池里的水连通,才有对流,是不是这样?这是不是也是活水和死水的区别?
所以手动抽气泵还是必要的?嘿嘿好多问号,十万个为什么呀呵呵
30. 路人轩 | 2006-11-02 15:59
to 怡人:不是你说的那样的。并不是连通就有对流,因为阁楼处是从大块的水面上支出来一段,所以这一块是个死角,不利于对流,因此这一块的氧气消耗之后无法很快恢复。
你是学文的吧~
31. 怡人 | 2006-11-03 13:52
呵呵你直接来一句,你个大呆瓜就行了哈哈
32. 怡人 | 2006-11-03 13:55
呆到底吧~~那者个设计从数学物理化学角度,是不是实用性并不高,该怎么样才能更好一点呢
33. 三月的路人甲 | 2007-03-24 17:05
就这点小问题值得这么多人讨论吗,我觉得这个缺氧的问题很好解决嘛
不是有抽气的装置么,那么再加一个送氧气的装置(就像鱼缸里的那种),然后两个装置同时开动,保证里面的空气平衡,不就完了么。
34. 晚晴 | 2007-04-24 10:28
这么高的楼要是不留个脚印似乎不怎么像话!
35. 鬼马玲 | 2007-05-11 21:19
非文非理
只要有那个泵应该就好了吧
缺氧了,出来透个气
36. 五月的路人参 | 2007-05-28 15:17
这个,兼具考古和理论分析爱好的我,翻到这里实在忍不住要留言了。。。。。
to33楼路人甲:你再加个装置把气体送进去,真空就破坏了,水就抽不到那么高了。。。。
to楼上各位讨论八米高和八米深区别的人:这两个点最大的区别就是两处的压强差了1.6个大气压左右。以大气压的近似值10米水柱计,水面处的气压就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而水面处的压强比8米高处高了8米水柱的差距,所以,阁楼顶端的水的位置,压强是只有0.2个大气压左右的,如果不是这样,水柱将会降低至压强平衡为止。有疑问的请自行查阅物理书籍寻找“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这一问题的论证。
压强问题解释完了,接下来,就是可怜的鱼的氧气问题了,和高原一样,阁楼那里的氧气最大浓度一定是比水面处稀薄的,因为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溶解度是与液体受到的压强直接相关的,压强越大,饱和溶解度越大,也就是说,水中的氧气如果各处均达到饱和状态的话,阁楼处的氧气浓度一定是低的,而且,应该低很多。但是,请注意但是,正常情况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是远小于饱和浓度的,以一个环境工程从业者的角度来说,适合鱼类生存的水环境氧浓度,按照国家标准,应该是3类水质,也就是大于5mg/L即可,这个时候的氧溶解饱和度也就在50%到60%左右,这就意味着,在阁楼部分,氧的溶解浓度只要比水面处更接近饱和状态,就完全可能满足鱼类的需要,但是,我对接近顶部处的溶解氧浓度仍然表示一定的怀疑。
37. 六月的路人甲 | 2007-06-06 22:02
考古到现在,这是最热的帖子了.大概网不易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成功了
38. FJ痕迹 | 2007-06-07 18:21
弄一条垂直水面的水柱根本就是没欣赏价值.
我的建议是用弧线代替直线.这样,在水平面上飞起一条彩虹,而五颜六色的金鱼们在鹊桥上约会,真让人只羡金鱼不羡仙.倘若是天气晴朗,光线照射的角度合理,那不就有如三棱镜般的折色效果吗?这样想想就太美了.
大家都满意了吧?不是吗?
39. 七月的路人甲呀鲁 | 2007-07-31 16:19
我也是考古的,我超级喜欢38楼的意见啊..
既然已经成一条柱子了..干嘛不直接弄条彩虹..
那这样的话..
还可以在大气压的10米以下.2米.做一个打招呼形状的透明人形玻璃体..然后鱼儿可以游到人型玻璃的头部..有客人来了就好玩了...
至于氧气那些..偶不懂..偶是纯文D..那就多养水草就好了啊...
40. 狗一样的人 | 2007-10-09 17:01
你们的讨论,很著名。
41. 水萍 | 2007-10-19 20:29
考古的人
文科
完全没看懂
但都这么长了
不留就没有纪念性了
42. 十二月的路人甲 | 2007-12-12 08:38
老实说,看底下的评论比上面的介绍要充实的多!最近看这里主要看评论!另:我把评论搬走行么?筒子们?作为关于物理教学的生动范例!
43. night_nudt | 2008-01-13 00:38
如此精彩的评论,不枉我考古至此,8-D
44. 一月的路人甲 | 2008-01-23 07:37
在柱子底部放几套氧气装备,供有兴趣来登山的鱼自行取用
45. 玉 | 2008-03-21 15:44
有没有氧气更新我且不说,先更新一下评论。
这个,好像有好几个月了,想必那群鱼儿已经有后了吧。
本人非常赞同36的思路,这才是一个物理化学立体的精确思路,不过,实验性产品和商业生活产品不同,也就新鲜一下就好,然后嘛,多放一些喜欢上下游得鱼(去问达尔文好了),这么,鱼带动水体流动,就有了自行运行的水体循环,那么氧气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下一步是生物系的问题了,有生物系的吗......
好,再问一遍,有生物系的吗......
这么久了,有人回答才怪呢,看来寡人缺氧了。
46. 三月的路人乙 | 2008-03-29 13:13
to楼上各大门派高手:
大家设计试验证明一下水环境氧浓度的问题吧,我觉得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与氧反应的有色试剂,观察溶液的颜色浓淡分布(可能会比较慢)。
俺是学文科D,大家表笑啊~
47. 五月的路人甲 | 2008-05-07 13:01
鱼游到上面不仅会有高原反应,而且上面的水压会远低于标准大气压,鱼有可能血管或者piao爆裂而死,就像太空中不穿宇航服的人一样。
48. 世秋 | 2008-07-03 22:18
考古到现在,这篇是人气最高的。
48楼,这个数字挺不错的。
网不易是到现在为止每篇文章必看每个评论必看的网站。
49. 七月的鹿人甲 | 2008-07-19 04:49
对帕斯卡很有好感的某理科生飘过。。。
心中默念,子非鱼,安知XXX,子非我,安知XXX....
50. totowo | 2008-07-30 14:07
两年后回来看到这个帖子竟然还被人顶出来了...
36楼的同学,我有点疑问不是很清楚。
你说“因为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溶解度是与液体受到的压强直接相关的,压强越大,饱和溶解度越大,也就是说,水中的氧气如果各处均达到饱和状态的话,阁楼处的氧气浓度一定是低的,而且,应该低很多。”
照这样说是不是深海的氧气浓度比浅海的氧气浓度要高得多?我直觉上感觉好像不是啊。当然不保证我的直觉就一定对...
51. 八月的路人甲 | 2008-08-06 13:48
这里有没有物理老师瓦。考虑出道综合题去考察(折磨呼?娱乐呼?)一下小朋友吧。
52. 九月的茄子甲 | 2008-09-08 00:05
to50楼:和压强直接相关的是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溶解度”,而非“浓度”。即:如果假设万一深海的水和浅海的水同时达到氧气“饱和”,那么深海的水中氧气“浓度”确实比浅海的水中的氧气“浓度”大。但事实是深海的水和浅海的水都没法达到氧气的“饱和”,尤其是深海的水由于远离水面加上对流缓慢,其中氧气的饱和程度通常要比浅海的水低。于是结论是深海的水中氧气的“浓度”确实可能比浅海的水中氧气的“浓度”低。:)
53. 九月的路人X | 2008-09-16 03:29
我什么都没说...
中学物理白念了...
搞不好大概别的也白念了...
白念了...
54. 十一月的路人甲 | 2008-11-03 11:56
与氧气比,压强才是致命的问题吧
顶端压强接近真空,鱼儿若真游到哪里,肯定会死的很惨
55. 一吞六锅 | 2008-11-03 16:17
顶楼上的!
我也是这个问题
万一鱼游到水面上时小跳一下跳到真空里
那岂不是会爆炸成一只被人踩过n脚的番茄?
56. 十一月的路人甲 | 2008-11-08 23:32
何用小跳一下,水面压强就已经接近真空了
57. 十二月的兼具考古和说理强迫综合症的路人甲 | 2008-12-13 22:42
挖坟到现在,虽然我知道可能我的回复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会关心,但是没办法谁叫我有考古和说理强迫综合症呀!
36楼思路很严谨,毫无破绽。关于压强的论述完全同意,但是对于氧气浓度还是有些疑问。显然阁楼这样的造型会成为死角是显然的。但是水流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会因各种原因(温差,水流搅动等)而有一定程度的对流,另外虽然由于压强原因阁楼最高处溶氧量会减低,但是由于本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就非常的低,所以单位体积的水里含有的溶解氧的绝对数值变化仍然是及其微小的,虽然由种种理论的分析来看一定程度的高原反应是少不了的,但是实际情况中长时间不间断的水流对流补充进来的溶解氧能否供应偶尔进入阁楼内的鱼儿的短时间活动需要,这是另一个问题!
58. 十二月的路人甲 | 2008-12-23 17:09
搞个迷宫给鱼钻吧
59. 二月的路人甲 | 2009-02-21 00:44
你想要弄高点可是通常只有一个大气压的高度怎么办.
不要急
上海三星水泵 满足你的要求
60. 三月的路人甲 | 2009-03-09 16:23
这个基础的物理知识貌似是初中就学过的,不论文理都应该知道的。
61. 三月的路鱼甲 | 2009-03-26 17:39
太强了,这个跟我息息相关啊。不过到下班时间了,我就不参与讨论了。白白各位。
62. 六月的路人甲 | 2009-06-10 20:05
我决定给这个强悍的帖子加层楼,8过你们讨论了这么多,有问过鱼的意见吗,它应该很不愿意莫名其妙的跑进那个所谓的fishloft里去。。。。。。而且,对我这样的文科生来说,那个管子正着放倒着放,视觉效果都一样吧。。。
63. 滋滋 | 2009-06-18 02:05
刚才在楼顶一看 60多回复 吓 比上贴简直就是激增 第一反应是网不易因为某些意外事件导致访问量猛涨 看下来才明白 明天继续考古 满足的睡觉去~
64. 六月的路人甲 | 2009-06-19 22:57
如果只写考古两个字作为留言会不会被bs呢
那就写多一点
根据我从小在鱼塘边长大的经验来看
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越大 溶氧越多
增氧机就是通过搅拌塘面来增氧的
同理广口的鱼缸养鱼就比窄口的容易养活
当然气压也是一个因素
阴天气压低 溶氧少 鱼儿就会浮头
所以这个看似美丽的阁楼鱼儿一定是不喜欢的
65. 十月的路人甲 | 2009-10-15 16:45
考古至今头一次留言,为终于找到看网不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偶是在复习物理知识来的@>_<@
66. 三月的路人甲 | 2010-03-14 20:07
考古至今之所以第一次留言是因为发现喜欢网不易的还是理工类人才居多啊~~窃喜一下 偶也一样哈~
67. 九月的路人甲 | 2010-09-27 18:42
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68. 七月的路人甲 | 2011-07-11 15:37
今天早上来看的网不易 从最后一篇往前看 每篇都很精彩 包括内容和评论 职业考古路人甲
69. 十一月的路人甲 | 2011-11-21 07:07
就算被bs也想来考古的路人甲
70. 四月的路人甲 | 2013-04-24 12:49
喔喔喔,考古
71. 七月的路人甲 | 2013-07-31 13:52
我的想法是
在海洋深处,生活着许多动物,但海洋深处也不容易进行气体交换啊,那他们难道不需要氧么?当然不是。
地球上的氧有90%来自藻类植物,藻类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不仅能生长在江河、溪流、湖泊和海洋,而且也能生长在短暂积水或潮湿的地方。从热带到两极,从积雪的高山到温热的泉水,从潮湿的地面到不很深的土壤内,几乎到处都有藻类分布。除轮藻门外的各门藻类都有海生种类。
从图中看,阁楼通水后藻类完全可以从湖水中生长繁殖到阁楼中,阁楼有鱼产生的二氧化碳,白天光照也比较充足,温度可能会比水中高一点,但不影响大多数藻类在阁楼中生长,所以藻类能在阁楼中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只要保持光照,就能维持阁楼中的生态平衡。
但到了晚上,湖水和阁楼中的藻类不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这样就会造成水中缺氧。所以大家经常看见鱼在凌晨会跳出水进行呼吸作用。如果鱼没有一直留在阁楼里并且鱼上游时没有或根本不会进入阁楼,那么小鱼可以逃过一劫。但阁楼中的水无法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藻类植物白天产生的氧消耗完后,会缺氧而死亡,这样阁楼中的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了。紧接着,第二天早晨,水中的藻类又会生长繁殖到阁楼中,如此往复。
所以,只有阁楼内的藻类数量充足,且小鱼晚上不会上游到阁楼,或者保持光照,阁楼就可以正常使用。
在阁楼中装个灯应该挺好看的吧,最好是彩色的
72. 七月的路人甲 | 2013-07-31 14:00
向考古致敬
73. 十一月的路人甲 | 2013-11-20 16:03
好老的贴啊。。。一开始还看得见蜗牛。后来看不见了奇怪中呵呵,不小心看了下日期,有种穿越的赶脚
74. 一月的路人甲 | 2014-01-02 13:47
不知不觉中``````我穿越到这里了!!!!!!
75. 二月的路人甲 | 2015-02-07 18:59
水是10.336米高。